吾与伦比
李白遇到河边洗衣妇的故事家喻户晓,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就是愚公移山,还有一个,就是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的故事及其名言”无他,手熟尔“,这些都应该是有正能量的励志故事。不过,错了。我这里要说“熟能生巧”是“误区”,练习别的不好说,练习古典吉他这样想就误事了。
古典吉他的技巧练习中意识控制和技巧分析太重要了。如果一味机械地苦练,遇到进境慢或为零时还以为自己功夫不到,加倍努力,发扬”愚公移山“精神,不但没好处,反而会把养成的坏习惯练得更另牢固,将来想改正可就难了。
这些励志故事的误导性在于把练习者的注意力转向了”苦练”,而不是“巧练”。思考的力量被忽视了。而对这些信条我们这些业余练习者往往深信不移,其实也不一定是吉他老师教的,而是自己以为的。为什么不怎么听到专业人士提及这一错误倾向呢?我猜可能一是因为那些励志故事也不能说错,总是正能量,二是说了正确的打基础的练法也许会影响你的积极性,你不是业余爱好者么?大概没打算成职业演奏家吧。
放松和专注
每次在抱起琴之前,第一件事检查是身体的放松和平衡,*重要的原则是不该参与的肌肉决不应紧张。这个说说容易,要作到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,尤其对那些第一步没走好的,如前所述,想改掉已形成的坏习惯是很难的。
为什么专业的演奏者都要以先练音阶(scale)再练琶音(arpeggio)?难道他们记不住吗?这些音阶和琶音往往比基础的练习曲还要简单。泰雷加本人每天要先练一小时音阶,再练一小时琶音(格伦库尔兹《练琴》)。原因是就连他们也要天天付出努力去驾驭自己的注意力,以练习前使自己的身体和手指进入状态。
另一个关键是音色。有基础的练家一定知道,好的音色是手指尖拨弦的过程是“触,绷,放“三步。这时“发力和放松是一种辩证关系。”(朱伟、方舟《索尔吉他演奏与教学指导》)
只有身体放松以后,一颗心静下来,耳朵才会变得敏锐,以批判的角度去听自己弹出每个音符。刚拿起琴时,人琴还没默契,此刻弹什么*有把握,*不分散注意力呢?自然的答案是:音阶和琵音。
有的放矢(计划性)
不论练习的目的是发掘音乐性还是提高技巧,每弹一个音都应该有目的。信马由缰地弹三个小时一定不如有针对性地练十分钟有效果。练习时间宝贵,要注意的要点太多,仅从技巧上讲,持琴,左手,右手,音色,节奏,速度,这些关都要先过了,才开始考虑加入你自己的诠释(表现)。可是我们的大脑不象电脑那样擅长多任务操作,不可能面面俱到,所以如果练习时没计划性,没针对性,不但效果差,而且也会很快疲劳。
解剖难点:庖丁怎么解牛?
“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", 如果能透过难点的表象分析其成因,这个发现过程本身已经是重要成果。一个例子,有人练琴稍久左手就容易疲劳,根据表象分析,认为自己手指力量不够,所以应该加强力量训练。这也是一个误区,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左手没学会主动放松。这也是一个说着容易,作到难的问题。
前面批判了几个经典故事里包含的方法论,在《卖油翁》的篇末,欧阳修叹道:“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?”这句话对吗?
与卖油翁的“手熟尔”不同,庄子的”庖丁解牛“的故事却能给练琴者以巨大的启发。为什么庖丁工作时能“游刃有余”,牛体迎刃而解,一把薄刃用了十九年还象是刚磨过一样?原因首先在于他对牛身体结构的细致了解(“未尝见全牛”);还有极重要一点,尽管技艺已极高,他仍然对个例小心翼翼地分别对待(“怵然为戒,视为止,行为迟,动刀甚微”)。他没把屠牛当作体力劳动,而是他热爱的艺术,所以他在解剖牛之后的感觉是“提刀四顾,踌躇满志”。为什么“四顾”呢?是想找人可以分享一下感受。这是不是有很象我们练琴有时找到“感觉”时的感受?
先不说音乐内容,每首曲子的技巧特点也是不相同,如果象庖丁一样把难点拆散分解成几个不太难的步骤,你会发现“不可能”变成了“可能”。
演奏家爱丽丝·阿茨特(Alice Artzt)讲“不论什么样的难点总是可以分解为一根手指作一个特定动作,跟着另一手指作下一个动作”(拙译自《练习的艺术》)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用“导引指”来解决左手换把造成的流畅度问题。这个概念不仅可用在第一个手指上,而可以推广到其余手指上;如果四个手指都用,则一个左手换位可以细到3,4步。这个技巧在弹维拉·罗伯斯的《练习曲1号》这样的快曲子时几乎是必须的。
  • 相关吉他谱
  • 相关帖子
  • 用户评论
    鬼方赤命
    很好很强大!
    安德鲁
    谢谢分享